绥化市侨联关于新侨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8-01-31

    按照要求,利用一段时间,绥化市侨联对全市新侨情况进行重点调研。鉴于短时间开展全市范围调研影响工作效果的实际,我们把这次调研的重点落在绥棱县。今年年初开始,绥棱县侨联对全县域内侨情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摸底,掌握了详实数据,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分门别类归档立卷,对在调查摸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已经做了初步归纳总结。可以说,绥棱县侨联的侨情普查工作基础扎实,效果显著,集中体现我市侨界存在的共性问题。

    现以绥棱县新侨统计情况为基础,就我市新侨的情况以及侨界存在的问题、意见建议报告如下:

    一、新侨分布及构成特点

    绥棱县辖5镇6乡,76个村,501个自然屯和7个城镇社区,境内总人口32万。目前,绥棱县有华人华侨389人,归侨11人,侨眷1341人。1980年后出国留学人员110人,出国劳务人员257人,涉外婚姻39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绥棱人通过投亲、移民、留学、婚嫁、劳务等方式走出国门,绥棱县华人华侨人数呈递增趋势,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1、侨眷人数呈递增趋势1980年以前,绥棱县很少有人出国,个别出国人员主要是去韩国、日本探亲。1981——1990年,长期出国人员24人,个别人是研修,大部分是日本侵华人员和开拓团回国后,遗留的“日本遗孤”回国认亲或回国定居。1991年—2000年,长期出国人员142人,其中华人华侨101人,出国留学人员18人,出国劳务人员23人,符合侨眷身份人员155人。2001——2010年,长期出国人员251人,其中华人华侨145人,出国留学人员34人,出国劳务人员72人,符合侨眷身份的人员189人。2011——2016年末,长期出国人员338人。其中华人华侨119人,出国留学人员58人,出国劳务及经商人员162人,符合侨眷身份人员997人。从数字分析情况看,华人华侨、侨眷人数呈递增趋势,出国留学和出国劳务人员占长期出国人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2、少数民族村侨眷居多绥棱县归侨侨眷主要集中在上集镇大兴村、民族村,阁山镇永合村三个民族村。目前,少数民族村村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都在国内国外打工。华人华侨90人,出国劳务人员44人,涉外婚姻23起,符合侨眷身份人员近400人。长期在国外居住的村民,主要分布在韩国、日本,以韩国居多。这些人员60%都是全家在国外长期居住,多年没有回村,大约40%每年回国探亲1—2次,村中的一些民宅长期无人居住,土地由亲属种植管理或租卖给其他人种植,卖地的钱多数用于供养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3、侨眷的侨汇收入较少。绥棱县华人华侨由五部分构成。一是日本遗孤的配偶、子女、孙子女、嫡孙子女,这部分人员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都在日本打工,出国前户籍主要集中在双岔河镇、四海店镇、长山乡等;二是涉外婚姻人员,这部分人员多数都是女性,出嫁后有半数以上在国外打工,这类人员户籍主要集中在各社区和少数民族村;三是投亲定居人员,这部分人员基本都是为了出国打工才投亲到国外居住的,他们多数都是少数民族村村民或日本遗孤的后代。四是出国劳务人员,这部分人有的在俄罗斯经商、种地,有的在韩国打工,有的在日本当厨师,有的在阿根廷务工。五是出国留学人员。出国留学人员毕业后多数留在国外工作或是回到较大城市生活,基本没有回绥棱的留学生。华人华侨在国外打工的收入每年都在10—30万元人民币,侨汇收入较少。侨眷在国内年平均生活消费一般每户在10万元人民币;少数民族村侨眷平均每户1.5人,每户平均生活消费为1—3万元。

    4、缺少侨企和优秀人才。绥棱县华人华侨中仅有10%文化程度较高,他们主要在国外科研院所工作,多数都是大学毕业后出国继续深造,留在国外定居,每2至3年能回国探亲一次;华人华侨中,初中毕业的占60%以上,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在国外一般靠打工生活,与国内同行业相比收入较高,但剩余收入不多,侨汇较少,目前绥棱县华人华侨没有在国外兴办企业,也乏有富商巨贾,对国内眷属领办企业支持甚少,侨眷和归侨也基本没有领办企业的资金和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绥棱县有1341名侨眷,仅有几个人向政府外事办申请办理了《归侨侨眷身份证》。侨眷不申请办理《归侨侨眷身份证》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有关部门对《黑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及相关政策宣传不够,归侨、侨眷对法律法规和涉侨政策了解很少。二政府办是办理《归侨侨眷身份证》需要很多个人资料,而且申请手续繁杂,需要逐级审批,时间比较长,没有特殊用途侨眷不愿意办理《归侨侨眷身份证》。三是《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规定的就学、就业、探亲等条款没有落实到位,《归侨侨眷身份证》起不到有效作用。四是有海外联系的群众普遍不愿意提供情况,因为许多人认为,即使拥有归侨侨眷身份,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也得不到更多政策支持和关注。这些情况对于侨联组织掌握真实情况、开展调研工作等都形成障碍。

    三、几点建议

    一是全面加强侨联基层组织建设。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侨联组织工作活跃,组织整体力量强,地位高,职能作用明显。但是一些内陆省份侨联组织力量薄弱,有的县级地区还没有建立侨联组织机构,更不用说开展工作。要维护好侨界群众的切身利益,就要明确侨联组织的权力和地位。建议:一是应当全面加强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组织机构是定位侨联组织依法维权地位和权利的基础。二是应当进一步巩固侨联组织的政治地位,要充分发挥侨联组织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扩大社会影响力。三是市、县级侨联人员编制较少,有的县没有侨联组织,有的县侨联和统战部合署办公。紧靠几个人管理涉侨人员,工作难以开展。为了方便工作,在侨眷居住人员较多的社区、村应当设兼职侨务工作人员。

    二是适时调整对侨界各层面的保障措施。近几年来,出国留学人员和涉外侨胞人数逐年增加,他们在国内的眷属不断增多,回国定居、投资创业、智力技术回馈的海外侨胞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应看到,国内特别是内陆地区,侨界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程度不高,需要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得到帮助和照顾。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有能力、有贡献、有地位的侨界人士,应当明确给予一定的政治待遇。对运用海外资本的侨资侨属企业,应当明确给予区别于其他方面的照顾、支持和帮助。对那些立志创业兴家的华人华侨,应当为其发展壮大明确相应的机制保障乃至政策倾斜。对贫病老弱侨众要明确给予经济救助。而在各种因素中,关心帮助侨界困难群众是工作重点。困难侨眷是弱势群体的组成部分,关心和关注侨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要投入资金,帮助困难侨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侨联组织要关心困难侨眷的生活,设身处地的为侨着想,帮助侨界留守儿童、空穴老人解决实际困难,做到以心聚侨,以情聚侨,使侨联干部成为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之友。

    三是做好海外引才工作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县级侨联要在政府引进人才工作中当好桥梁纽带。把新侨人才联系起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是政府要通过住房、就业、子女入托、入学、津贴等政策留住人,要通过企业免税、政治任职,亲属安置等政策吸引紧缺人才。二是要了解归国留学人员和回国创业侨界人才意愿,积极向政府推介海外高层次人才。三是政府要积极扶持海外侨胞回乡投资兴业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落实好侨务政策,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是规范办理《归侨侨眷身份证》。许多归侨侨眷基本都没有办理《归侨侨眷身份证》,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办,甚至有的不了解自己拥有侨身份的作用。一些侨众只有在涉及子女升学加分时候才能想到自己有归侨侨眷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侨界群众认为自身利益只体现在一定范围、一定数量的高考加分上,其他方面没有因为侨的身份而享受到更多的特别照顾。在侨界群众上访实例中,有许多涉及棚户区改造、城市低保照顾、廉租房政策等方面,希望因为具有侨的身份而得到优先照顾,均没有相关政策依据。所以,对于像绥棱县侨联这样,不等不靠,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不畏困难的实干精神,完成全县侨情普查工作,侨情基本清晰,政府办外事部门应该及时有效帮助归侨侨眷办理《归侨侨眷身份证》。